TCBMDA 台灣創意身心發展協會
後疫情時代,在家的舒壓課~
已更新:2021年3月3日
無法放長假出國玩,短期國內假期也不賴,但是工作壓力還是源源不斷,如果能夠在家的社區裡就有減壓課,回家就可以放鬆啦~
文 Fifi 舞蹈動作治療師 | 圖 Wix
生活的壓力來自各個面向,可能是外部的環境,包括職場、家庭、學校、人際社交等,也可能是內在的原因,包含了自己的性格造成慣性的行為對於所處情境的適配度,及本身的信念以致看事情的角度造成,例如有人覺得一定要.....,一定是......,都是如此....的想法,讓自己面對事情時,產生過度的焦慮。
壓力是一種情緒感受,但過度的「毒性壓力」會產生心理疾病!
《壓力所帶來身心的影響?》
1. 警覺反應的階段:
當我們感知到壓力的事件發生,身體內部連結到內臟的自主神經系統的「交感神經」會被活化,並且產生讓我們足夠應戰的壓力賀爾蒙,像是腎上腺素可以激發能量,加快心跳,減少對痛覺的反應,也讓消化系統變慢,讓我們有足夠的專注力去應對壓力源。但如果一直處在這樣「戰與逃」的反應下,這些高亢的生理狀況會對身體造成傷害,常見的肩頸僵硬、睡眠障礙、感冒或是自體免疫力疾病、癌症等有可能會上身。
2. 抵抗的階段
此階段身體會感到疲勞及反抗作用,容易造成疾病的入侵,心理上也會感到不適,會出現情緒困擾及行為失序等現象。
3. 精疲力盡的階段
當身體壓力賀爾蒙已經代謝完後,人們會感到焦慮不安、易怒、悲傷、孤立等情緒困擾,甚至會出現無法進行社會任務的態度,例如不想上學、上班、完成要負責的事情,也有可能會出現自殘行為或是無法理性判斷事物,陷入情緒障礙中,而破壞了原有的人際及社會關係。
《紓解壓力的方法?》
。社交處方:不同社會網絡的支持系統,可來自家庭、親友、同溫層人群及網路社群等,一同建構的線上、線下活動,例如大自然的同好,定期爬山踏青。
。運動處方:運動可增加腦內啡及有益情緒的賀爾蒙,可以讓心情愉悅,減少緊張感、焦慮感;運動時肌肉的緊縮與放鬆,增加了身體的血流量及代謝率,可以幫助睡眠及增加身體能量。
。藝術處方:藝術欣賞可以讓自己置身於不同情境中,享受短暫抽離壓力的狀況,用藝術轉化心境;藝術創作可將潛意識的素材,用美感表達及呈現,讓自己有機會看見或聽見自己內在的聲音;藉由藝術作品的分享,可以增加自我效能感,和他們分享自己創作的歷程,達到情緒的抒發。
。身心動能處方:結合呼吸、正念、心理動力的動靜態練習,由相對安全的環境下,接納及支持個體探索本能的感覺,來回感受身體與生俱來的節奏力量,並且在循序漸進的方式中產生更多的穩定性、彈性活力及組織性。達到自我調節、自我接納的狀態,專注於當下,與環境連結、人際連結。
《第三期正念動能減壓班~招生中》
|歡迎有興趣開班的社區,與本協會聯繫!將有專員與您接洽,謝謝~